2017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壁虎先生2017年度佳片+短片

1. 雙峰:回歸 | Twin Peaks: The Return
2017 | USA | David Lynch


2. 囚
2017 | China | 馬莉


3. 追緝聶魯達 | Neruda
2016 | Chile, Argentina, France, Spain, USA | Pablo Larraín


4. 逃出絕命鎮 | Get Out
2017 | Japan, USA | Jordan Peele


5. 離開的女人 | The Woman Who Left
2016 | Philippines | Lav Diaz


6. 屬於她們的片刻 | Certain Women
2016 | USA | Kelly Reichardt


7. 分裂 | Split
2016 | Japan, USA | M. Night Shyamalan


8. 年輕教宗 | The Young Pope
2016 | Italy, France, Spain, UK, USA | Paolo Sorrentino


9. BPM
2017 | France | Robin Campillo


10.(tie) 這不是色情電影 | Anti-Porno
2016 | Japan | 園子溫


10.(tie) 熊幸福騙局 | Brigsby Bear
2017 | USA | Dave McCary


12.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2017 | South Korea, Germany | 洪常秀


13. 東京吸血鬼旅館 | Tokyo Vampire Hotel(影集/電影)
2017 | Japan | 園子溫


14. 海上焰火 | Fire at Sea
2016 | Italy, France | Gianfranco Rosi


15. 野風溼身的女人 | Wet Woman in the Wind
2016 | Japan | 鹽田明彥


16. 失速夜狂奔 | Good Time
2017 | USA | Benny Safdie, Josh Safdie


17. 銀翼殺手2049 | Blade Runner 2049
2017 | USA, UK, Hungary, Canada | Denis Villeneuve


18. 母親! | Mother!
2017 | USA | Darren Aronofsky


19. 苦艾 | Wormwood
2017 | USA | Errol Morris


20. 大佛普拉斯
2017 | Taiwan | 黃信堯


21. 相愛相親
2017 | China, Taiwan | 張艾嘉


22. 蜘蛛人:返校日 | Spider-Man: Homecoming
2017 | USA | Jon Watts


1. 雙峰:回歸 | Twin Peaks: The Return
2017 | USA | David Lynch

如果《穆荷蘭大道》真如BBC的票選所宣稱的,是21世紀到目前為止最偉大的電影,那《雙峰:回歸》早已超越到目前為止21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千里之遠。你說一個講外星人、異次元、超能力、平行宇宙、遠古神話、時空穿越、邪靈天使的電視影集,是憑什麼?那你知道《雙峰:回歸》怎麼拍邪惡的嗎?《雙峰:回歸》中的邪惡不是神秘力量惡靈附身,不是神祕主義,不是什麼模糊的命運。林區從來沒有這麼大量的動用過長鏡頭,凝視從來沒有這麼赤裸,《雙峰:回歸》中的邪惡,是一個老女人會在酒吧被求歡不成的red neck用厭女髒話羞辱;是徹底迷失的富二代,掐著拒絕再給自己錢的自己的祖母的脖子罵她是「她媽的臭屄」;是七八歲的小孩摸到父親的手槍擦槍走火,眼底閃爍著同父親那樣的憤世嫉俗;是後金融海嘯的一整排空屋;是赤裸的家暴、嗑藥到不省人事的母親、住在拖車場的賣血老人和迷失的千禧年世代;《雙峰:回歸》現在最有名的一場戲,不是探員庫柏(Dale Cooper)又在紅房間做了什麼事,碰到了什麼怪人,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的核彈測試,配的是潘德列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的《致廣島受難者輓歌》(Threnody to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這才是「雙峰鎮」跟它延伸世界的真相。

是在這樣的荒謬之中,絕望的靈魂才進行了卡夫卡式(Kafkaesque)的變形,才有了惡魔、有了外星人(其實不是外星人)、有了異次元、有了平行宇宙、有了超能力(林區甚至直接在FBI辦公室掛了一幅卡夫卡的肖像);是在這樣的絕望之中,古典英雄才變形成精神錯亂的唐吉軻德,注定要一次次重複奧菲斯式的失敗,注定要像尤里西斯漂流在虛無之中。一個終結世界的政治性吶喊,卻又來自比《穆荷蘭大道》還深、還複雜的庸長個體靈魂深處。《雙峰:回歸》拍的是人的條件,是人的靈魂,是存活在黑暗世界中的道德勇氣。是在這聲吶喊中,惡魔真實的侵入了我們的生活,銀幕/螢幕再沒什麼安全距離,而我們被迫承接了蘿拉‧帕瑪(Laura Palmer)的所有絕望。是在這個意義上,《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才提到了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我們被從觀眾的位置毫不留情地拖了出來,直面蘿拉‧帕瑪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的現實,或者就像《電影筆記》評論到:「綠手套已經被交到了我們的手上。」

2. 囚
2017 | China | 馬莉

今年第二好的電影也不約而同地引用了卡夫卡。透過五個小時的宏篇巨著,從這群「病人」當中折射出的卻整個世界的精神錯亂:如果整個文明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封閉病房,其中的我們同時是囚犯和獄卒,病人和醫師;如果我們的想像力同時也是我們的牢籠,而整個文明正在囚禁自己。然而馬莉從來沒有忘記被攝者的尊嚴,從來沒有忘記一個個眼睛背後,甚至照顧者背後的,閃爍著的生命。


3. 追緝聶魯達 | Neruda
2016 | Chile, Argentina, France, Spain, USA | Pablo Larraín

「你是想像疆界的守護者。」電影中聶魯達的妻子對Gael García Bernal飾演的警察頭子說的這句話徹底打動了我(也恰巧呼應著上述《囚》的命題)。它天才地將它的史實基礎變成一場具啟發性的遊戲,不只沒有停留在虛構一個故事或角色,更將「虛構」這件事提升為電影的被攝主體,卻又正是因為它建基對真實的指涉之上,以至於遊戲真實地成為了反抗,一個精彩的妙解。


4. 逃出絕命鎮 | Get Out
2017 | Japan, USA | Jordan Peele

我對《逃出絕命鎮 》此前一直有所保留,主要是關於它在隱喻和個體經驗之間的狡猾游移,以及在它與類型(genre)的遊戲性嬉戲中,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把電影中發生在主人翁身上的瘋狂事件擺放到什麼意義上的哪一個位置?在多大程度上電影沒有失去他們對後歐巴馬美國的真實進行指涉的符旨?在或微觀或巨觀的層次上,是誰,在什麼樣的意義上掉入了The Sunken Place?在什麼樣的意義上被競價拍賣?簡言之:它精妙,但精妙的什麼層次?
但後來我在看到DPP最近的一次勞基修法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時候想通了。披著羊皮的狼,強佔你的主體性,再把你marginalize,既是集體、又是個體命運,而《逃出絕命鎮》正是這樣能夠一刀切穿雜多表象的政治電影。是在這個意義上,《逃出絕命鎮》真正達到了其所師法的《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層次,精妙地結合了集體命運、個體生命/身體經驗、類型電影的獨立精神和政治批判,重新解放了美國非裔被綁架了的政治話語權。


5. 離開的女人 | The Woman Who Left
2016 | Philippines | Lav Diaz

不能不說這故事真的有點稀薄,而特別在跨性女人的部分也顯得有些陳腔濫調。然而不住吸引我的是Lav Diaz的凝視(當然這是我第一次看他的電影),還有他在這部片中透過轉譯文學典型所塑造的地方人像。其實稀薄也並非沒有它的目的,因為這本質上是一個太戲劇化的故事,去戲劇化某種程度上保持了它一定的警醒。《大佛普拉斯》也拍小人物,但若《大佛普拉斯》的凝視仍停留在哀嘆,《離開的女人》則已經昇華到了一種對命運的沉思和靜默反抗。在這個菲律賓城邊的角落,在夜晚的暗巷裡,昂然挺立著一個孤傲的靈魂,Lav Diaz成功地為底層流離失所的靈魂刻劃出了一個精神英雄。


6. 屬於她們的片刻 | Certain Women
2016 | USA | Kelly Reichardt

這部電影給我的首要衝擊是它16mm底片美到令人窒息的細緻影像,我從來沒有看過馬棚的內景可以被處理得美到這種地步,也因此除了片中的這四個女人,另一個貫穿三段最重要的角色其實是蒙大拿州的無際原野,美國西北牧人小鎮山寒水冷的詩意孤寂,很直接的就想到了李安的《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也因此絕非只是故事上同樣有牧人和同性間的曖昧情愫。那是角色歷經艱難生活洗鍊的靈魂肌理,一種非常親密的距離。

很多電影透過無數戲劇化的內容,要的無非是那個永恆的片刻,然而這三段看似平淡如流水,那樣的片刻卻俯拾皆是,這是Kelly Reichardt的厲害之處,一種非常親密的、細緻的凝視,連Michelle Williams最不戲劇化的段落,那個故事少到不太有什麼人會敢這樣就拍,光是她在那裡一站,精神輪廓一下子就清晰了起來。Laura Dern面對冥頑不靈的這個被閹割的男人又好氣又好笑的無奈,Lily Gladstone凝視著尚在狀況外的這個年輕女人(Kristen Stewart)迷人生命力的閃爍眼神,Kelly Reichardt在庸常中找到了永恆的詩意,以至於當Reichardt重新展開一天的庸碌勞動,寒風中已經充滿生命的溫度。


7. 分裂 | Split
2016 | Japan, USA | M. Night Shyamalan

老實說第一次看《分裂》,我一半的注意力大多在電影的缺陷。奈沙馬蘭《驚心動魄》(Unbreakable)時能夠只靠簡單的幾顆鏡頭就搞定一場戲的大器高峰調度力,細膩沉穩,在當下的評估只回歸了六到七成,處理女主角背景故事的段落也顯得有點硬,太扁平、太目的性。當然你能夠說根據電影的「分裂」主題調度策略上必須做出調整,但依然未讓我覺得達到《驚心動魄》時的驚人層次。

然而在第一次觀看的後段,有一個設定真他媽徹底打動了我:當女主角踉蹌著被救出凱文和他的地獄,我們才赫然發現,這個從頭到尾囚禁著我們的主人翁的地方是一個動物園:那是 凱文的精神自我放逐,一個簡單、甚至陳腐,但卻完全成功的設定,在那一刻電影釋放出了巨大的詩意和悲劇性,凱文貶低了自己,把自己困在屬於他的精神牢籠中,牠永遠迷失了,女主角則在象徵上作為自己和凱文的希望,作為他們對不幸遭遇的反抗逃了出來,「別擔心,他們不會傷害你」管理員向驚魂未定的凱西說道,獸欄裡的動物低吼混著迷人的合成弦樂,電影瞬間來到了另一個層次。當然布魯斯威利的親自現身,甚至還沒現身前他在《驚心動魄》中的主題音樂先行出現,也讓我直接從座位跳了起了。
第二次看這部電影,才發現其實到處都是這裡是動物園的暗示:黑德維的房間架子上全是動物玩偶,而派翠西亞莫名地知道一堆關於動物的事。

然而也是在第二次觀影中,凱文的最後一次正式療程才真正跳了出來。在這段戲中,佛萊琴博士逼著凱文面對自己因為被兩個少女惡作劇而引發了近一次的創傷刺激,以至於讓丹尼斯等更加激進的保護人格重新獲得權力,這段擔負至關重要劇情任務的段落,有著如此複雜的層次與悲劇色彩,卻又被解釋得如此快速,甚至吝嗇地沒有任何閃回鏡頭,彷彿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後PI的那段自白的反差重擊,而電影的閃回卻都幾乎被分給了凱西,這才意識到第一次觀影的那些問題根本就不是調度,而是劇本。

這其實是一個方法論上的為難。《分裂》沒有《驚心動魄》的一個先天優勢-主人翁是英雄。它所要達成的任務更加艱鉅:降入一個「惡魔」的心靈之中。閃回的比重不是一個無意識錯誤,而是一個權宜之計。試想電影若是把閃回全部歸還給凱文(或者即便只是部分),這部關於一個扭曲怪物對年輕女人進行明顯象徵性性暴力的電影將冒著降格為B級剝削的電影的風險變得太過猥褻。它的災難性後果,遠非只是讓凱文退格到一個《驚魂記》式的獵奇凝視中的變態,而在於失去整部電影關於「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辯證意味,而這點只要站不住腳,電影將毀於一旦。然而凱西掙扎著脫出命運千瘡百孔的堅毅心靈,卻又絕對遠比電影能夠分給她的幾段簡單明白的兒時閃回要來得複雜得多,這才是第一次觀看時它顯得扁平的原因。

然而它反倒凸顯了奈沙馬蘭的努力:凱文因為沒有閃回和劇情上全然聚焦的優勢(凱西是半個主角),所有從過去創傷經驗,到電影所呈現的其漫長生命中的短暫片刻的心理重量,全部都必須在台詞、表演、角色行為和隱喻達成,而光是為了成功呈現出這點,《分裂》就已經要求奈沙馬蘭的調度必須處在巔峰,而光是能平衡彼此以致於在最後產出詩意,奈沙馬蘭就已經成功。凱西的角色也毫無疑問是鮮明而成功的,這裡最終要回到她被拯救出來時身後的那些籠中野獸,這一刻的詩意,不只屬於凱文,也屬於凱西。

另外電影取樣金屬嘶啞敲擊,混和弦樂和合成電子的配樂,簡潔犀利,非常傑出。甚至其中幾個主題令人想起了《雙峰:與火同行》(Twin Peaks: Fire Walk with Me),而《雙峰:與火同行》難道不正是關於一個這樣的變形?另外James McAvoy也完全值得一座奧斯卡獎。

頗具先知性的,奈沙馬蘭在美漫英雄電影氾濫的浪潮之前就拍了一部真正屬於庶民的美漫英雄電影,不是讓神話英雄和壞蛋顯得有人性,而是奪取大眾文化的詮釋權,將寫實生命的善和惡、勇敢和懦弱提升到精神神話的層次,它提前對這些氾濫的好萊塢商品進行了富有原創性的批判,如果《驚心動魄》是拍在今天,那肯定是要去三大影展朝拜的神作。
也是因此《分裂》繼承了《驚心動魄》的各種美德,試圖將這些通俗人物提升到一個形而上的層次,也是在這樣的層次上我們才能有意義地重新回到我們的世界中去處理「英雄」與「壞蛋」,而光是成功地在一部以壞蛋為主角的故事中找到詩意,《分裂》就已經向前邁進。

事實上17年來奈沙馬蘭一直想要拍《驚心動魄》的續集《Glass》,但礙於當初票房上的失利而未能如願,而如今成功成為臨門一腳的《分裂》,其實原先就是從《驚心動魄》劇本中被刪去的反派凱文所衍生出來的,也因此「奈沙馬蘭宇宙」的最終成形,也不過只是要來討回原來就屬於它的遲到反抗詮釋權。


8. 年輕教宗 | The Young Pope
2016 | Italy, France, Spain, UK, USA | Paolo Sorrentino

Sorrentino真的是才子中的才子。神聖權威、庸俗陳腐、孤獨想妄、純潔骯髒,全在這個淘氣的諷刺劇中被他高超的調度力搞成一場梵諦岡電音派對,玩得不亦樂乎。裘德洛又是暴君又是天才又是聖人又是媽寶,完全檔不住。


9. BPM
2017 | France | Robin Campillo

感謝《BPM》為表現悲慘的台灣電影人示範如何拍好一場運動。


10.(tie) 這不是色情電影 | Anti-Porno
2016 | Japan | 園子溫

園子溫在這裡成功展現它大器跟膽識的調度功力,極簡的空間不斷地被異物入侵並不斷轉變性質,甚至翻摺出更多異質空間,令人目眩神迷。園子溫總是對人心中一種接近動物性的吶喊有高度的敏銳,那一種髒,無處可去的困境精神哀歌也能被他講得如此自由。


10.(tie) 熊幸福騙局 | Brigsby Bear
2017 | USA | Dave McCary

這是我近期看過最好的劇本前提,它的天才之處就在於它找到了一個簡單卻無懈可擊的方法去證明小事物的不凡,以至於一首寫給宅nerd的情詩兩三下就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最後的那場電影發表甚至有如《象人》最後致敬Merrick的演出,釋放我們的敏感自卑,它的單純美好很難不令人感動。


12.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 On the Beach at Night Alone
2017 | South Korea, Germany | 洪常秀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有很多可貴的片刻:兩個女子在晨曦的德國公寓陽台的私語、金敏喜突然默默地跪到地上的遠遠背影、當然還有海邊的虛實曖昧,是在這些片刻中它首先打動我。有的時候電影無它,就是讓作者真誠地乾嘔出一個開放式的困境。


13. 東京吸血鬼旅館 | Tokyo Vampire Hotel(影集/電影)
2017 | Japan | 園子溫

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版,大概就跟《雙峰》(Twin Peaks)當年被賣到歐洲的國際首集(International Pilot)一樣,是合約的附帶條件,並明顯是一個錯誤。把一個九集的影集硬是壓縮到兩個半小時影展版的結果,就是整個第一個小時看起來都像在Setting,開頭開了一個小時還在開頭,雖然有幾個剪接上的小驚喜。我尤其討厭電影前半小時的屠殺(影集第一集的內容),這個就是廉價自溺的剝削電影。另外電影版的結局和影集版不同,電影的內容只演到影集第七集就結束了,影集另外分岔出另一個故事。至於為什麼影集最後三集比較短,直白的講大概就是園子溫沒戲了,搞了一個EVA式的結尾,很合理,卻也很值得翻幾個白眼。

事實上《東京吸血鬼旅館》最好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園子溫在《這不是色情電影》就已經做好的東西:從大膽單一用色的幾何空間,突然跳到虛偽中產家庭中的痛苦高中女生,在夢一樣的反差中,富手麻妙自覺是怪物的痛苦動物性吶喊。講白了就是重複。原先古典樂的霸氣靈活也顯得貶值,敬告各位,巴哈的〈Ich ruf zu dir, Herr Jesu Christ〉真的不要再用了,《飛向太空》(Solaris)之後這個曲子就不能用了啦。

既然這個電影/影集聽起來這麼不OK,我為什麼還會愛它?

是這樣:這是一個純粹為了K和愛實這對雙生姊妹而存在的作品,尤其是夏帆飾演的K。因此只要夏帆是對的,電影就是對的:看著夏帆拿著武士刀在混戰中奔跑,夏帆空中飄起的短髮,看到夏帆在CCR戀中被當工具人而傷心欲絕......K為了愛實而存在,《東京吸血鬼旅館》則是為了夏帆而存在。就這麼簡單。那些關於德古拉和柯爾賓吸血鬼怎麼鬥爭的浮誇故事其實不太重要,消費社會令人作嘔的虛無本質、個體慾望是大他者慾望、階級鬥爭、日本中產家庭的虛偽、世界末日、日本的國際地位和自卑感什麼的,雖然偶爾會狡猾地讓你有種「耶現在是要我認真看待嗎?」之感,但老實說比較像是牆上的顏色,混著一堆大眾文化垃圾cliché guilty pleasure再被和著血乾嘔出來,其實都只是為了陪襯夏帆而已。這個斬妖除魔,自卑心靈的守護者,在動物性的退化嘶吼中,給予我們這種垃圾之輩一點心靈上的安慰。有一個夏帆,我是說K,在為了我們而戰鬥著呢!Alas!嗚嗚......。


14. 海上焰火 | Fire at Sea
2016 | Italy, France | Gianfranco Rosi

《海上焰火》的真實主角其實是Lampedusa漁村小島。Rosi退到了一個宏觀的層次,以老奶奶對二戰的記憶和她的孫子象徵地做為一個引子,去沉思海島的歷史生滅。Rosi花了很多心思避免煽情,去拍漁民的生活,拍黎明中起飛的直升機、小島上的地方電台錄音室、繫在浮橋上的靠岸漁船和無憂無慮的小男孩,在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鏡頭中,Rosi試圖詰問:我們會在未來跟一個小孩說出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15. 野風溼身的女人 | Wet Woman in the Wind
2016 | Japan | 鹽田明彥

這個電影真的是聰明的一蹋糊塗,如此簡單的設定玩得驚天地泣鬼神。懦弱男人的自尊,咻咻一下子就燒成灰燼了。


16. 失速夜狂奔 | Good Time
2017 | USA | Benny Safdie, Josh Safdie

相較於哥哥羅伯·派丁森(Robert Pattinson)的一夜偏執,真正打動我的是弟弟班尼·沙夫戴(Banny Safdie)的開頭和結尾,導演你牛成這樣太不公平了。這個片名選得太精彩了:直到片尾我們才從醫師口中恍然大悟「好時光」是什麼,然而整部電影,都是派丁森飾演的哥哥在試圖避免「好時光」的發生。他一點也不了解「好時光」,卻試圖力挽狂瀾。電影的結尾也因此尤其出色:它沒有妖魔化機構生活,「好時光」既不好,也不壞,它「就是那樣」,那就是真實,而鏡頭中充滿了巨大的溫度。派丁森試圖避免現實的發生,要帶弟弟奔向一個幻想中的伊甸園,現實則靜靜的回應,一夜糊塗帳靜靜地消失於塵埃,只留下溫柔。

有點令人想到《殘酷大街》(Mean Streets),該片中查理得在無情街頭掙扎著照顧不斷惹麻煩的強尼,派丁森的奧德賽也以一種《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式的瘋狂開展。對於冒險過程我則比較保留。雖然毫無疑問不是任意的,是它折射出的某種街頭命運:電視裡的警察不當執法節目,以及蠢白人惹禍,卻是別人要莫名其妙受罪;然而整夜的冒險事件存在著某種啟人疑竇的任意性,又沒有玩到《黑色追緝令》層次的拼貼瘋狂,又非真的有一個批判性的命題作骨幹支撐,亦非真如幻夢般催眠,這是我比較保留的地方。


17. 銀翼殺手2049 | Blade Runner 2049
2017 | USA, UK, Hungary, Canada | Denis Villeneuve

Denis Villeneuve和Roger Deakins刻意選擇了跟原作相反的路數:《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的故事極簡、攝影繁複;《銀翼殺手2049》的劇情繁複、攝影極簡,老實說彼此有點不對盤。極簡攝影和劇情的搭配,一直要等到K(咦怎麼又一個K)和Luv最後在湧潮中的最後搏鬥,才真正可以說是達到了它該有的某種象徵上的昇華效果。另外這場戲的混音非常出色,而漢斯·季默為那個水壩的鏡頭編寫童謠般旋律〈臺地〉(Mesa)無疑是這次挑戰性的配樂工作最好的結晶,這個旋律沒有被更多的利用(最後高潮依舊用了神人Vangelis的〈Tears in Rain〉),相當可惜。另外電影中有兩個完全失敗的角色,一個是Robin Wright,一個是Jared Leto,這就真的是 Villeneuve的罪過了,你怎麼可以讓銀幕上有Robin Wright卻顯得無聊!

電影中有幾個二手,甚至三手致敬:《銀翼殺手》影響了《雲端情人》(Her),《銀翼殺手2049》則回過頭來直接搞了一段《雲端情人》;《銀翼殺手2049》那些張嘴的裸女雕像很顯然是在致敬《A.I. 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通往Rouge City的那個張著大嘴的隧道(而電影中相當於Rouge City的拉斯維加斯如今已成荒原),而《A.I. 人工智慧》不只同樣在視覺上取經於《銀翼殺手》,又同時是在向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A.I. 人工智慧》的原始父親致意-那些《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中牛奶俱樂部裡的裸女雕像。

這段K在荒漠中經過裸女雕像的段落其實在象徵上特別有趣:沙漠中斷垣殘壁的裸女雕像其實可以視作是K母親情結的潛意識投射-他如今知道他有母親,卻已是骸骨。他們同時也映照著他對Joi的情感,畢竟你要先被父親給予慾望座標你才能穿過戀母情結去慾望其他女人,更別提接下來他即將碰到他(以為)的父親。有一點反向走回已經逝去的嬰兒狀態,走回子宮,再進行另一次重生的意思。

我對《銀翼殺手2049》的詮釋,就和我對前作的詮釋方式一樣,對我來說,主角是不是仿生人(replicant)其實都只是幌子,或者說一種手段,一個關於人工智慧的附帶哲學命題。真正要講的主命題,其實是擁有自我意識的存有,在現代生活中的抑鬱哀傷。為什麼我們活得那麼痛苦(前作中的Roy)疏離(前作中的Deckard),最後還要面對那麼殘忍的死亡?當然K沒有做到像Roy叩問上帝這麼厲害,使得《銀翼殺手2049》只能像是前作的附記。當然更差之甚遠的是前作結構上的完美,以及其在視覺、類型上的美學創見等等。

另外還有一點無法讓我稱Denis Villeneuve為大師:電影中K有一段兒時記憶的閃回。這個閃回應該要剪掉才對,不可以有影像,它應該要全部在台詞中完成。它錯失了讓K在走進那家廢棄工廠,從灰碳中挖出木馬時,那種彷彿來自外星世界的信物侵入並撼動了這個世界,純粹用影像衝擊觀眾乃至故事心靈的機會。

不過K最終作了一場美夢,在這個意義上《銀翼殺手2049》的結尾是很《A.I.》的。它最終是一個哀傷的小故事,建基在前作已經聳立的昂然哲學和美學骨幹之上。講的是我們悲哀的存在如何賦予自己一個故事。


18. 母親! | Mother!
2017 | USA | Darren Aronofsky

我其實非常討厭《母親!》的前半段,它赤裸地暴露出了粗糙的質地和Aronofsky顯得幼稚的孩子氣。然而電影的後半又成功地抓到了什麼以致於最終不得不選。簡言之:它抓到了某種相當西方,相當中產的,關於世界秩序崩壞的恐懼,並在一個主體的位置讓你經驗它(實際政治秩序和象徵秩序)。並拜好萊塢的製作條件和頂尖技術團隊之賜,讓它的鋪張徹底達到了幻夢般的預期效果。而由於是主體經驗,只要它最終效果達到,它就成立。不過還是希望好萊塢能有人能在《母親!》的寓言架構和技術層級,做概念上更成熟縝密的嘗試。

【關鍵評論網】《母親!》後現代失根創傷


19. 苦艾 | Wormwood
2017 | USA | Errol Morris

雖然的確感覺到它被拉得過長(一個六集的米你影集),但還是選了《苦艾》。Errol Morris又一次透過《正義難伸》(The Thin Blue Line)式的不斷重演,再現故事本身和拼湊真相的戲劇性,氣定神閒地在Eric Olson追尋父親之死的故事中挖掘出故事的詩意面向:哈姆雷特、馬丁‧路德乃至《聖經》中關於苦艾的敘述。「國家意外你可以告它,國家蓄意謀殺那算你倒楣。」「我知道啊!我問到了。但我不能告訴你。你很沮喪對嗎?」「你知道了。然後呢?它都是苦的。」台灣白色恐怖至少也有千萬個《苦艾》故事,特殊的政治過程又讓「正義」這個詞比獨角獸還不現實,關於「正義」的敘事又或被架空濫用得比「和解」還陳腔濫調,或被輕浮的虛無主義放棄。是不是哪天能有一個故事,能站在一個徹底清明的觀點,超越命運哀嘆的層次,賦予自己該有的,真正關於道德的偏執和戲劇性?


20. 大佛普拉斯
2017 | Taiwan | 黃信堯

《大佛普拉斯》真正打動我的是在〈有困難呢〉這一幕,這是電影的核心,它的高峰,它相當於《一路順風》納豆被和許冠文關在後車廂的時候,許冠文講的那個關於小籠包的故事,而整部電影都只是為了講出這個關於小籠包的故事。因此對我來說,《大佛普拉斯》整部電影就只是為了讓那個失志的人靜靜地坐在那裏,而林生祥的配樂則無疑紮實地昇華了這部電影。


21. 相愛相親
2017 | China, Taiwan | 張艾嘉

以前去掃墓看到墓碑上的字會想說這個要怎麼拍成一個故事,結果張艾嘉就拍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22. 蜘蛛人:返校日 | Spider-Man: Homecoming
2017 | USA | Jon Watts

透過天才地把蜘蛛人變成一個約翰‧休斯(John Hughes)式的喜劇主角,《蜘蛛人:返校日》成功與那些又要拯救世界又愛講半吊子政治的漫威電影劃清界線,將彼得‧帕克重新定義為一個屬於地方的庶民英雄。這是漫威近期最好的劇本。另外我現在相信如果蜘蛛人的故事誕生在1920年代,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一定會拿去拍。

【ViewMovie】《蜘蛛人:返校日》約翰·休斯和川普美國的庶民英雄


短片


1. World of Tomorrow Episode 2: The Burden of Other People's Thoughts
2017 | USA | Don Hertzfeldt




2. 回程列車 | Return
2017 | Taiwan, France | 黃邦銓


1. World of Tomorrow Episode 2: The Burden of Other People's Thoughts
2017 | USA | Don Hertzfeldt

這個世界可能不會變成更好的地方,可是至少我們有《World of Tomorrow》。

2. 回程列車 | Return
2017 | Taiwan, France | 黃邦銓

像是《來自故鄉的消息》(News From Home)X《MATA—影像之初》,令人想到克里斯·馬克(Chris Marker),或是雷奈(Alain Resnais)。作者的歸途心境和祖輩亂世蜉蝣的歷史縱深被詩意的影像和細膩的文字交織成一幅對海島命運沉思,寫得好美好動人。再加上完美貼合的林強,毫無疑問是近年最愛的短片(當然除了Don Hertzfeldt,這傢伙是變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